12月5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为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绿色保险政策体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已向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等下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明确绿色保险发展的总体要求、负债端重点任务、投资端重点任务、能力支撑及工作保障等。
记者根据监管及相关部门文件统计,2022年6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2022年11月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2023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行业自律规范《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上述文件明确了绿色保险定义和范畴等,为发展绿色保险指明了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监管新拟定的《征求意见稿》,更加聚焦保险业务,从投资端、负债端、经营管理能力支撑等各方面提出了详细要求,并阐述了如何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若意见征求完成后顺利实施,无疑将为绿色保险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引。
明确发展目标
在负债端,《征求意见稿》明确,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保障方案,不断推动绿色保险业务提质增效。同时,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强专属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复制推广,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推进碳汇能力巩固提升上,积极为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等具备固碳作用的标的提供保险保障,丰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保险供给。
投资方面,《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公司要完善绿色投资管理体系;强化保险资金支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投资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ABS)、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形式参与绿色项目投资;加强绿色投资评估管理,探索建立保险资金与绿色项目的对接和评估机制。
同时,《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落实绿色保险发展主体责任,建立绿色保险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机制,指定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绿色保险工作,明确绿色保险发展战略,确定重点支持方向和领域,统筹推动绿色保险发展。加大绿色保险资源投入、提升绿色保险风控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指出了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目标蓝图。
《征求意见稿》显示,到2025年,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风险减量服务与管理机制得到优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绿色保险服务模式,绿色保险风险保障水平和保险资金绿色运用规模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持续增强。到2030年,绿色保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手段,绿色保险风险保障增速以及保险资金绿色运用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社会各界对绿色保险的满意度、认可度显著提升,绿色保险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亟待补短板
实际上,大力发展绿色保险,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保险公司积极加快转变理念和方式,立足实际、发挥自身特长、做好谋篇布局、加大人才技术储备力度,将气候和环境因素前瞻性地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将产品维度和客户维度有效结合,对发展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进行了有益探索,不断拓展为环境、社会和治理(即ESG)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包括推出气候变化风险类保险、巨灾保险、碳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达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不过,业内普遍认为,目前部分绿色保险在保费结构与保障水平方面仍存在不足。
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保险交易所、腾讯联合发布的《绿色保险发展白皮书》亦指出,我国绿色保险起步较晚,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信息披露标准、行业标准亟待构建和完善。我国绿色保险的意识相对薄弱,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较低;绿色保险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绿色保险历史数据缺乏,数据共享机制欠缺。
一位巨灾保险专家对记者分析表示,目前巨灾保险采取的保费负担方式缺乏持续性。在各地试点的巨灾保险中,保费往往由地方财政全额负担,或负担绝大部分。同时,部分试点地区的巨灾保险保障水平还很低,与巨灾本身的高损失性不相匹配,无法解决“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问题。
“目前看,绿色保险由于规模小、运营年限短、数据来源不足等原因,费率厘定及风险管理存在挑战。不仅如此,绿色保险也没完全形成全国或省内共享数据库,很难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费率厘定、承保理赔、风险管理服务等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上述专家进一步认为。
Powered by 温州实盘配资_股票在线配资_线上股票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