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与经济基础:稳固的港湾与共同成长的土壤
简介:不仅要应付体检,处理身孕,还要预防做小三。
高盛近日研报指出,中国应该在三季度降息0.35%,以及在四季度降息0.1%。做一个普通的经济爱好者而言,我个人完全支持高盛的观点。而且认为高盛的这个观点非常切实合理。从某种程度上属于中性关键。并不是属于激进观点。如若观点激进一点,我甚至认为,三季度降息0.35%,四季度降息0.15%,才更科学合理。为什么是这样的观点?
当前,中国国内的困境就是内需极差。CPI已经连续两年几乎接近于零。CPI增速都几乎接近于零了,说明内循环内需非常弱势。内循环如此之差,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就业和收入的差。要启动内循环,就要启动消费。通过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就业,通过就业的增长来带动内需,通过内需的增长来增加国内的经济。从而让中国经济的CPI增速尽快恢复到0.5%以上。客观的讲CPI处于2%左右,完全科学合理。可是,2023年和2024年,中国的CPI增速几乎接近于零。已经连续两年CPI处于极低弱势状态。
虽然出口很强势,外循环还是非常好的。可是内循环却非常弱势。从GDP上半年增速5%来看,还是科学合理的。可是拉低上半年是GDP增速的,仍然是内需。一季度GDP增速5.3%,二季度GDP增速只有4.7%了。若还不考虑改善国内的内需,通过需求的增加来拉动就业,增加国民收入的话,就业以及收入和消费仍然处于非常微弱的状态。
由于国内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国外美联储加息,至于美联储什么时候降息是个未知数。就算是美联储降息导致资金开始外流入中国,但丝毫不影响中国进行降息降准的政策节奏。不应该再依赖美联储等外围环境降息来改善国内的资金环境,那应该以我为主,主动突击。根据中国各类资产的收益状况对比来确定我们的货币政策。
中国的两大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没有得到解决。一个是财政危机,也就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传导,导致了债务危机。尤其是地方政府的ppp项目,债务危机传导,导致了供应链企业债务危机。因为ppp项目而导致地方政府的诚信体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只是冰山一角。地方政府应该主动的大力度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欠企业的钱,凡是按照合同约定到期了,全部偿还掉。迟早要还的,因为地方政府债务拖欠企业的钱而导致企业周转不畅,甚至部分公司陷入了倒闭破产状态。严重的影响了就业和内需。
中国面临的另外一大问题,当然是房地产行业的债务问题。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就是房地产企业前几年囤积巨多。巨额的囤积是给财政输送了零利息资金。减少了地方政府有息债务。可是,房地产企业疯狂的囤积,却让房地产企业陷入了困境。房地产企业陷入了困境,整个国内内需和就业处于非常弱势的状态,甚至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来自于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危机仍然没有得到化解。房地产企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虽然出台了白名单制度。但是,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来看,拥有保交楼或者新开工楼盘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不足。房地产的债务危机仍然在肆虐和传导,导致跟房地产相关的供应链企业很多都是度日如年。
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在危机和房地产企业在危机仍然在肆虐和传导。
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居民存款利息性收入和房子用来出租的租金性收益不对等。客观来讲,当前居民存款的利息性收入仍然高于房屋出租的租金性收益。这是极度不科学不合理。居民存款的利息性收入当然是剔除通货膨胀之后的纯收入高达2.5%左右,而住房用于出租所能获得的收益率往往只有2%左右。两者的收益率应该是一致的,才科学合理,才能真正的启动内需,刺激内循环。房地产不启动,内需几乎很难启动。况且,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房地产危机还在传导。对内需非常不乐观。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上来分析高盛的观点,三季度降息0.35%,四季度降息0.1%的观点,我是个人是完全支持。
无论从任何角度上来讲,我个人都认为高盛的观点,三季度降息0.35%,四季度降息0.1%的观点都是非常科学,经过了非常专业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当前,中国仍然应该主动的进行货币政策发力。应该大力度的降息和降准。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应该在今年降息的5%,释放40000亿。同时,利息三季度降息0.35%,四季度降息0.1%,两个季度累计降息达到0.45%,才是科学合理。如果做到以上两点,中国的内循环就启动了,内需就启动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和房地产的债务危机也会得到适当的缓解。当然了,地方政府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发行债券,从而来让债务危机逐渐的得到化解。
股票配资公司排名榜
Powered by 温州实盘配资_股票在线配资_线上股票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